烽火情乱
作者:高祖父时间:2025-04-11 20:28:56热度:0
导读:忘川河上有奈何桥,奈何桥边坐着一个老婆婆,她叫孟婆,要过忘川河,必过奈何桥,要过奈何桥,就要喝孟婆汤,不喝孟婆汤,就过不得奈何桥,过不得奈何桥,就不得投生转世。孟婆汤即是忘情水,一喝便忘前世今生。爱恨
忘川河上有奈何桥,奈何桥边坐着一个老婆婆,她叫孟婆,要过忘川河,必过奈何桥,要过奈何桥,就要喝孟婆汤,不喝孟婆汤,就过不得奈何桥,过不得奈何桥,就不得投生转世。
孟婆汤即是忘情水,一喝便忘前世今生。爱恨情仇,浮沉得失,都遗忘得干干净净。今生牵挂之人,今生痛恨之人,来生都同陌路,相见不识。
奈何桥,路途遥,
一步三里任逍遥;
忘川河,千年舍,
人面不识徒奈何。
——题记
(1)
雪来比色。对澹然一笑,休喧笙笛。莫怪广平,铁石心肠为伊折。偏是三花两蕊,消万古、才人骚笔。尚记得,醉卧东园,天幕地为席。回首,往事寂。正雨暗雾昏,万种愁积。锦江路悄,媒聘音沈两空忆。终是茅檐竹户,难指望、凌烟金碧。憔悴了、羌管里,怨谁始得。
雪。
纷纷扬扬落下。
有一个倾城女子躺在雪地里,自她嘴角留下的血如同嗜血的彼岸花一般散在雪地里,如火,如血,如荼。
沧海桑田,曾今的海枯石烂,都早已化作青烟。
奈何桥上,她一身白衣,左颊有一弯月牙胎记。
“姑娘,喝一碗茶吧。忘了所有烦恼、所有爱恨情仇吧。”孟婆拿着一碗孟婆汤递给她。
她眼角有点点泪光隐现。
人生在世,多苦多难,这一碗下去,是种释然,彻彻底底地与前世做了一个了断。那些爱过的人啊,那些放不下的事啊,那些滚滚红尘中的纠葛都会随着“孟婆汤”的入喉,永远凝固于走上奈何桥上那欲言又止、充盈泪水的黯然一回眸,化做缥缈,淡淡散去。是不舍?还是挥刀割袖的决断?都已经不在重要了;因为——忘了,忘了所有种种。
将孟婆汤放在嘴边,淡淡的苦涩萦绕在她的舌尖。
原来,孟婆汤并不美味。
眼泪顺着她如瓷碗般的脸颊流下。
“滴答——”落在碗内。
“缘逝,有这样一个传说你知道吗?说的是人死后要经过黄泉路,投胎转世要经过奈何桥,奈何桥上有位慈祥的老奶奶叫‘孟婆’,不停的在煮着一锅以‘遗忘’为调料的汤。凡是要投胎转世的人必须喝下孟婆煮的汤,喝了这碗孟婆汤,就会将前世的一切忘得干干净净!所以,人总是不记得上辈子的事。”
当年,有一个人曾对她这么说。
那时的她摇摇头。
她不信。
她不信这世上有黄泉路,不信有忘川,不信有孟婆汤。
“缘逝,过奈何桥时,你千万别喝孟婆汤,千万别……”那个可笑的男子的话还在她脑中回旋。
大片大片的似火之花开在三途河边,花如血一样绚烂鲜红,刺得她双眼生疼。
他说,那是彼岸花。
彼岸花,开一千年,落一千年,花叶永不相见。情不为因果,缘注定生死。
彼岸花
花开开彼岸
花开时看不到叶子
有叶子时看不到花
花叶两不相见
生生相错
永远相识相知却不能相恋
“姑娘,快喝吧。”孟婆催促道。
碧落,等我。
一定要等缘逝。
她仰头喝下那一碗苦涩的孟婆汤,走过奈何桥,将前世的一切留在了彼岸,开成妖冶的花。
人死后,走过黄泉路,到了奈何桥,就会看到三生石。它一直立在奈何桥边,张望着红尘中那些准备喝孟婆汤、轮回投胎的人们。
传说三生石能照出人前世的模样。前世的因,今生的果,宿命轮回,缘起缘灭,都重重地刻在了三生石上。
千百年来,它见证了芸芸众生的苦与乐、悲与欢、笑与泪。该了的债,该还的情,三生石前,一笔勾销。
她与他的故事是否也铭刻在三生石上?
从劣迹斑斑的三生石中,也许可以看见他们的转世。
(2)
转世,她叫缘儿,他也不再叫碧落。
这一世,她是一个弃儿,被丢弃在河边。
然后,又被一个妇人捡回家。
不久,她的第一个家发生一场大火,所有人都被那场大火吞没了。
只有,她和她的养母回了娘家归省,逃过一劫。
七岁时,她的母亲暴病而死。
所有人都以为她乃不祥之人,准备张榜将她卖掉。
家人对外人说:“我家姑娘不会哭,亦不会笑,左颊有一弯月牙胎记。”
有个路人听了神色顿变,半晌才道:“这个姑娘我买了。”
于是,她便跟着那路人去大周朝的京都——镐京。
原来那路人就是谏议大夫褒晌之子褒洪德。
褒洪德一直待她如亲生女儿一般。
并为她改名褒姒。
流年如水,悄悄流过,一晃眼,二年过去了。
当年的缘儿,目秀眉清,唇红齿白,发挽乌云,指排削玉,有如花如月之容,倾国倾城之貌。
正当这时,谏议大夫褒晌被幽王锁所囚禁。
褒洪德不得已,只得将缘儿送给周幽王。
月光如缎洒下,缘儿跟着褒洪德走进大殿。
她为幽王弹了一曲《蝶恋花》。
一曲弹罢,琴弦停,音仍在。
下面有不少大臣低声叫好。
忽然抬头,越过众人,她什么也看不见,什么也听不见。
只看见一张熟悉而陌生的脸庞,只是她记不起他是谁。
他,一脸沉醉,早已迷失在琴声之中。
而她的心中在呼唤着一个名字,一遍又一遍,无止境地呼唤……
“碧落……碧落……”
她不知道碧落是谁,她只知那个坐在帝王高台上的男子就是她一生的寄托。
(3)
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承欢侍宴无闲暇,春从春游夜专夜。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
从此,她成了周幽王的宠妃。
只是,每日每夜,她都在想一个叫碧落的男子,虽有幽王万般宠爱,锦衣玉食,享尽了人间繁华,但入宫十年,从未一笑。
幽王想尽千方百计,传令天下,若有人能使褒姒一笑,奖黄金千两。
一日,幽王忽然带缘儿去了烽火台,点起烽火,一时之间,战鼓齐鸣,狼烟四起,四方诸侯见了狼烟,听得擂鼓,以为京城有敌兵偷袭,一个个点兵遣将,连夜赶到京师,却不见一个敌兵身影,缘儿凭栏远眺,见城下人声嚷嚷,有如蚁群,你推我挤。众诸侯忙来忙去,并无一事,忍不住笑了出来。
春去冬来,又一年。
夜,竹影月光,凄清亦冷。
乌鸦低吟,缘儿皱眉说,是不祥之兆。
“报!报告大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