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小说 > 文章内容


导读:牛儿是陈老大在三十多岁老婆还没生下小孩时抱养的。这孩子快两岁了还不会说来回话,走路也扭扭歪歪的。“快嘴婆”张婶给老大说:“这娃是个呱呱,另抱一个算咧。”但老大有他的思想:农业社员的口粮紧,上次给娃报户
牛儿是陈老大在三十多岁老婆还没生下小孩时抱养的。这孩子快两岁了还不会说来回话,走路也扭扭歪歪的。“快嘴婆”张婶给老大说:“这娃是个呱呱,另抱一个算咧。”但老大有他的思想:农业社员的口粮紧,上次给娃报户口时把公家人的脸看咋咧,再要娃难哩!就这样,陈家老大就这一个孩子——牛儿。
小时的牛儿确实不太灵醒,都十来岁了还在二年级,大家给起了个外号叫“老校长”。同学们都爱和他玩,牛儿是个大孩子,小点同学骑在他身上,手扬小树条:老牛老牛快快走!牛儿就向前爬着学牛叫:牟、牟,一块玩的同学非常开心。牛儿讨厌上课,特憎恨算术课,那些奇怪的数字老不听话,凑到一起就乱七八糟的,作业本上多是错号。听着老师讲课,牛儿眼睛朦朦胧胧的灵魂就出了窍,直到老师的教杆在头上啪啪响起。老师叹气的说:“唉,可惜五谷了!”
牛儿虽然有些愚钝,但心底清亮,不藏话,一些好事的就拿他开心:“牛儿,黑夜睡觉你大你妈谁在上头呢?”牛儿挠挠头,脸朝着地面说:“有时我大在上头,有时我妈在上头哩。”惹的人们哈哈大笑,老实的牛儿扬起头来:“我说的是真的,不信你问我妈。”笑的人就更多了,气的牛儿扭头就走:“不和你说了!”
牛儿喜欢到生产队的饲养室玩。上工时一些人套上牛去犁地,饲养员问:“牛儿,你是学生,叔考问考问你,牛几条腿?”牛儿说:“这我知道。”便1、2、3的数起来,就要数完时,套完犁的李叔吆牛要走,牛儿急了:“我还没数完呢!”饲养员羞他:“数不清吧!”牛儿遗憾的说:“都要数完了,谁让李叔把牛吆走呢?数数这题我老师教过。”
牛儿十五岁不上学了,因年龄小,就在队里跟着妇女干活,挣妇女工分。娘们也爱和牛儿开玩笑:“牛儿,要媳妇不?”“要!”“要媳妇干啥?”把牛儿难住了,他从来都没想过要媳妇干啥。牛儿有个习惯,遇事就挠头。挠着头,突然想起盛娃哥结婚时,大家让盛娃哥和媳妇嘴对嘴啃挂在空中的苹果,就低头说:“把苹果挂起跟媳妇吃。”一下子把大家笑的前仰后翻,刚过门的新媳妇翠翠笑的捂着肚子骂:“你个瞎牛儿,唉吆我的肚子呀!”
牛儿虽然愚钝,但也不是啥都不知道。一次在地里干活,牛儿尿急,就在地边解手。王嫂气的骂:“你这娃咋不害羞呢?”牛儿转过头:“你刚才还说,活人不能让尿憋死么!”逗的大伙直乐。
多年未回家,这次回故乡偶然问起儿时给人们带来许多快乐的陈牛儿,大哥笑着给我说起了牛儿的一些情况:土地到户后,牛儿娶了个俊媳妇,媳妇家主要看中陈老大两口人好,牛儿虽然不灵醒但身体好,诚实靠得住。媳妇聪明,把牛儿调教的家里地里的活样样能干,日子过得倒也滋润。生了一个女儿,大学毕业在北京打工,隔一段时间就给牛儿寄上几百块钱。村里人羡慕牛儿,夸牛儿有福,喜的牛儿嘿嘿直笑。牛儿现在的幸福我想是必然的,因为牛儿有一颗善良的心。虽然没见到牛儿和他的俊媳妇,但他那傻得可爱的样子时常在我脑海中浮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