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音”
作者:祲祥时间:2025-03-14 08:46:47热度:0
导读:在乡下上班时,曾见过一位领导非常艺术地处理了一件比较棘手的事情。那时,职工都住的公房,很多就住在办公室的空屋里。一次,有位新同志调来了,没有住房,要进行调剂,负责调剂安排的某科长,经过调查摸底,反复考
在乡下上班时,曾见过一位领导非常艺术地处理了一件比较棘手的事情。
那时,职工都住的公房,很多就住在办公室的空屋里。
一次,有位新同志调来了,没有住房,要进行调剂,负责调剂安排的某科长,经过调查摸底,反复考虑后,觉得只有一位年轻同志可以让出,因为他的家在这里,家里有空间,他可以暂时和家里人住在一起。
于是,找年轻人做工作,谁知年轻人资格不老,脾气还不小,当即给顶了回去。说道,别人是在这里上班,我也是在这里上班,我为什么要让?并扬言坚决不搬,天王老子来了也不让。
科长没想到事情会是这样,一下子给顶蒙了,无奈之下只好回避锋芒,以后处理。
原来,年轻人的母亲是单位领导班子成员之一,他大概是倚仗着母亲的那点权势,才敢如此放肆,当然搬房的事情,当时他母亲也是不同意的。
事情也巧,拍板的关键人不在家,一把手领导去县里开会,已经几天了,要到明天才能回来,科长也只好将此事搁置了一夜。
第二天,科长早早去上班,见到一把手已经坐在办公室里喝水,就将安排房子碰到的情况,详细作了汇报,这位一把手一边听,一边皱起眉头。他发现此时年轻人的母亲就在隔壁办公室办公,这边的谈话只要声音大一点,她是可以听到的。
于是,听完了科长的汇报。一把手放大声音说:“他的理由就是他本人在这里上班,他就应该住在这个房子,是吗?”
科长说:“是啊,别人来了能住,他就应该能住,这话也不无道理,你让我怎么多说呢。”
一把手带着一点气愤说道:“那是不是将他调到下面点上去工作,他就可以让了呢?”
显然,这句话是送给年轻人的母亲听的,因为当时点上的条件艰苦,工作也比较累,谁都不愿去。年轻人在镇上工作,还是看在他母亲的面子留下的。
隔壁年轻人的母亲,听到这话心里怔,如果事情搞成这样那还了得?
事后,年轻人主动提出让出了房子。
处理这样棘手的事情,不用去讲道理、说难处,无需面对当事人做工作,一句话送音,就搞定了,省了多少心。真的很佩服这位一把手。
其实,这位一把手,面皮很软,心肠好,我相信他只是说说而已,根本不会那样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