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淡中收获满足
作者:讨面皮时间:2025-04-03 12:59:51热度:0
导读:正月初四早晨接到电话,他说:“我是晓钟,一会儿到家去给你拜年。”我接着电话想着晓钟是谁,直到放下电话才确定他是我30年前同事老郝的儿子。老郝名叫郝玉玺,今年81岁,战争年代曾是冀东飞虎队侦查员,身手敏
正月初四早晨接到电话,他说:“我是晓钟,一会儿到家去给你拜年。”我接着电话想着晓钟是谁,直到放下电话才确定他是我30年前同事老郝的儿子。
老郝名叫郝玉玺,今年81岁,战争年代曾是冀东飞虎队侦查员,身手敏捷,据说还担任过老市长白云的警卫员。唐山大地震后是区政府的一个中层领导。他是我的入党介绍人,我到市直工作后他也一直关注着我。晓钟是他震后幸存的小儿子,在一家公司先做维修工,期间和顶头上司有点小意见,老郝让我出面,找晓钟的老总协调了一下,结果是皆大欢喜。晓钟现在又搞后勤了,顺顺当当的。一晃几年过去了,肯定是老郝惦记我了,叫儿子来看我。
晓钟来了,一身平常打扮,见面亲切叫我大哥。坐下来我们每人沏上一杯茶喝着,随便唠起了家常,我知道他的儿子已经上了高中,他和爱人在学校旁租了房子陪读,正在为孩子考大学全力以赴,做后勤生活保障。他说和爱人现在就是照顾老的,呵护小的,除了上班,每天的日子就是围绕着这两个基本点来过。
我仔细询问他家老人情况,他很知足的告诉我:“都挺好的,近三年应该说是我家最顺利的好时光,我爸天天出来进去的挺利索,我妈七十六了还能翻墙头呢!”他顿了顿接着说道:“我爸爸三年前做过5次手术,肺部长气泡,差点没误诊;腿部血管出了问题,肿得老粗,差点把腿给锯掉;最后跑遍大医院找名医,前后给肺部做几次手术,真的完全好了,腿部也对症下药消了肿,走起路来登登的。”一口气说了这么多,他的眼里透出像打了胜仗那样的光彩。
对这些我一点也不知道,听他一说挺悬的,人老了什么病都可能找上来,三年做5次手术,而且是成功了,是个奇迹,听他说着简单,想想5次手术也够惊心动魄的,老郝就晓钟这一个儿子,能够战胜这些听起来挺可怕的疾病,最后是有惊无险,让我心里一阵激动,怪不得晓钟眼神放光。
我说:“晓钟,你真不简单,把两个老人拉扯得这么好!”
晓钟说:“该着我顺当,二老把我拉扯大,我也没多大能耐,尽心尽力照顾他们呗。”他喝了口茶水,接着说:“我们家原来住的是地震后搬迁倒面的平房,家里没有洗手间,解手得到外面的公共厕所去,我爸腿肿了不方便,我咬咬牙,花了8万块钱买了一套二手楼房,解决了方便问题,老人特别高兴。后来老人的腿也治好了,房价也涨上去了,这个房子有人给38万,无形中多了30万的固定资产,歪打正着。后来我看好形势,又买了一套二手房,现在也升值20来万。前年我家的平房又搞平改,老爸老妈去年已经住进大平米的新楼房,老两口高兴坏了!”他说到这儿,特别加重了语气:“我觉得现在特别好,平常过日子也有大收获,没想到,挺知足的!”
平淡中获得满足,晓钟一席话表达了他内心的喜悦。人活在世上,最叫人高兴的事就是自己从心里觉得满足。我没想到,过去这个不爱说话的晓钟,竟然悄悄弹出一段令人兴奋生活变奏曲,他给我讲的是一个平常人的生存之道。他只是现实生活中一个普通的中年人,一个月收入一千多元的工人,上有老下有小,正处在生活压力最大的阶段。他挺直腰板,全力承担起孝敬老人,培养孩子的责任,他没有怨言,靠自身之力,始终觉得自己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很幸运,很满足。
现实社会中,像晓钟这样需要承担生活压力和责任的人,几乎涉及到每个家庭,他顶住了压力,尽到了责任。中国独生子女婴儿潮开始考验社会,考验一个个家庭。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的独生子女,生活在万般宠爱的家庭中,在父母望子成龙,盼着闯出一片天地,成就一番事业的期望中成长起来,现在大多已经成家有了子女,迎来上有老下有小生活处境,而且是双方的父母,负担更重,将会承担更大生活压力。晓钟是震后幸存的郝家独苗儿,早于独生子女婴儿潮一代承受生活压力和家庭责任,面对现实,心态平和,在平淡中创造小天地里的幸福生活,体会着知足者长乐,他经历的昨天和今日,就是众多独生子女婴儿潮一代的明天,当然,我指的是甘于平淡生活的人。
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人生有灿烂辉煌,有坎坷曲折,最高境界是回归平淡,平淡之中有担当、有亲情,那才是真正的成功!
我欣赏晓钟平淡中收获满足,赞美他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