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小说 > 文章内容


导读:一、成祖恩赐边关印燕王朱棣以“清君侧”为名举兵,脚踩着尸首做着“叔侄争位”的家务事,耗时三年,攻城拔寨,掠地扩军,果然是一将攻成万古枯,死于战乱的三军将士填满了从北平到南京沿途的沟壑。待攻占南京,登上
一、成祖恩赐边关印
燕王朱棣以“清君侧”为名举兵,脚踩着尸首做着“叔侄争位”的家务事,耗时三年,攻城拔寨,掠地扩军,果然是一将攻成万古枯,死于战乱的三军将士填满了从北平到南京沿途的沟壑。待攻占南京,登上帝位的朱棣早已失去了万寿无疆的感觉,平添了一块心病。暗自揣摩三年间叔杀侄、侄杀叔的打打杀杀,怎么就有侄子朱允文生不见人死不见尸莫名其妙蒸发在空气中得结局呢?现在朕坐在龙椅上,真得干几件上对得起祖宗下对得起黎民百姓的事。于是屏气敛神有模有样地做着皇帝,群臣中规中矩有模有样地办着官差,黎民百姓各安天命有模有样地过着平常的日子。几年下来,倒也是风调雨顺、天下太平。
永乐七年,明王朝在牡丹江流域设立忽儿海卫,以塔失为指挥。5月忽儿海卫首领内部发生了“叔侄争印”的纷争。永乐帝由此联想起“叔侄争位”的罪孽杀戮,深知个中利害关系非同小可,处理不当是要死掉好多好多人的。于是决定在忽儿海卫北部为弗提斤设立弗提卫。永乐帝命塔失掌管弗提卫,令恼纳掌管忽儿海卫,叔侄各得其所,“其人民各随所属”,平定了一场剑拨弩张一触即发的内战。
永乐十二年,内宫监郑和(掌印太监)例行公事呈上《明实录》请天子御览。《明实录》记载:“永乐十二年九月戊子,上闻弗提卫六城之地肥饶,命指挥塔失住治弗提斤城池。今军民咸居城中,狩猎畜牧以其便。六地商贾欲来居者亦听,仍令行兵部榜谕之。”永乐帝抄起朱红大笔一勾说:“塔失镇守边关有功,治理城池有利,朕当令其名垂青史。郑和代朕拟旨,赐塔失一百零八斤黄金印一颗,随印物品若干,毋于今夜监造事毕,明日差人赴边关授印,以示皇恩浩荡,惠及边关。再传朕的口谕,人可亡,印不可亡。郑爱卿,汝代塔失磕头谢恩吧!”
郑和奉旨监造这颗一百零八斤的大号金印时犯了难。硕大一颗印,拎不动,背着重,史无前例,堪称天下第一,有谁看过一百零八斤的黄金大印呢?印者,权力之象征也,跟大小轻重是没有关联的。一百零八斤,哦,一百零八金。原来皇上在随印物品若干处要弄杂家呢。郑和便依惯例,铸金印一颗,取天罡之数,重三斤六两,其一也;授兵符一道,以和田玉一分为二,上凸阳文下凹阴文对称等分,其二也;研磨九寸九分象牙宝剑一口,斩为臣不忠、治军不严者,其三也;制令箭一枚,以海底玄铁铸箭身,以天蚕丝为质制旗面,以此指挥调度兵将,其四也;四件信印,分装于一个七斤二两重的地煞之数盒内,此盒用老紫铜为料铸之,其五也。上述物品所耗费用一百零八金。郑和监造金印事毕,回宫复命不提。
弗提斤置卫有《明实录》太宗朝卷六三记载;塔失钦点拜师授印之实,因涉及到明成祖口谕与内宫监郑和执事有出处,朝庭忌讳,史实留中,故无文字记载,但有五件套实物为凭。
弗提斤卫城遗址在今富锦市西大屯村附近。
二、北风雨雪恨难裁
边塞寒早,秋雨瑟瑟,枯叶凋零。
五件套的边关帅印传到乌尔古力山下,半个月丢失了两件:和田玉兵符和老紫铜印盒。
个中因由,有乌尔古力山作证。
用汉语解释乌尔古力山字面含义并无实际意思,一句名词一个代号而已。满语则不同了,译为“有野兽的远山”,;赫哲语则是“孤山”之意。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孤山”不孤了,满山遍野长着四条腿的野兽被长着两条腿的日本兵荷枪实弹打到更远的山上去了。1938年日本人对乌尔古力山附近村屯实行归屯并户,山里窝棚、马架子被拆除,山下树木砍尽烧光,从江岸码头向山下修了小铁路,山上修了盘山道,山中修了明碉暗堡,一座即孤且高的乌尔古力山完全控制了松花江面。为修建山中的军事要塞,盘踞在乌尔古力山上的日军只用八年时间。就在山坳中留下了一个象征日军占领者固有的标志——“万人坑”。——这是后话了。
且说在方圆十里八村一干人等被强行圈围到三甲聆听归屯并户的训示时,乌尔古力山脚下相邻五米的两个马架子同时起火。十二名全副武装的日本兵借助熊熊大火烧掉刚刚干得两件事:毁尸。被轮奸致死且开膛破肚的花姑娘是不能让人看见的,烧光灭迹。七斤二两的铜盒子也许是广四郎要的物件之一,自然也该保守出土秘密,马架子是不能留的统统烧光。让东洋兵困惑不解的是这座山怎么呼呼作响如婴儿哽咽,这秋雨怎么粘粘糊糊似涕泗涟涟呢?
再说草草掩埋了二丫之后,德忠老汉遭此变故,头脑短路,嘟嘟嚷嚷地说:“人死了,印盒子丢了,我也不活了。”
南山大伯火暴脾气沾火就着:“讲清楚点,是你家二丫死了,我家印盒子丢了。多大个事呀!还觅死觅活的,你死一次我看看。”
德忠老汉如五雷轰顶,即刻省过神来。
南山婆娘说:“到了这个地步,三件事一起办。一是此处待不得了,速走;二是传令箭与残月,下山;三是汇同其他护法,夺印。三件事中的第二件事二妹正在与金刚交待呢,估计这功夫已经讲清楚了。”
德忠老汉说:“只有第三件事要大费周折。你们想,金刚是新一辈‘四大护卫’之移花接木穆残月,他的三师兄连绵不断段晓风是你们的儿子,虽说他们俩是从小玩到大的光腚娃娃,按常理说联手夺印是不成问题的,但段晓风吃上了军粮,身不由已,联手御敌是未可知的事;二师兄游刃有余于梦尘自从老婆受辱投江自尽后,表面上万念俱灰四大皆空出家当了和尚,实际上是前些日子丢了和田玉兵符暗自发狠怒斩尘缘,唯恐牵连身边的亲属和故知,独自寻机恣意夺宝,良心用苦,我们可做生力军投靠他正是时候;最让人伤透脑筋的是大师兄一叶知秋邱洗水,这些年来我们只知有这个人存在,可究竟是谁,长的什么摸样,咱们谁也没见过。唉,残月呀残月,这夺印的千斤重担你初出茅庐能担得起吗?”
娘的话说得再清楚不过了。刚才还是金贵的残月正在拜读《郑公遗书》,全文如下:
上承天命,恩惠边关,御赐边关帅印一百零八金,随印物品若干,着塔失家族世袭罔替,授印守关。内监官郑和唯恐塔失一族难以承蒙天授重任,有负圣恩,故差遣厂卫四族赴边关役护印之责。护法者四,赐洗水、梦尘、晓风、残月封号,皆官爵从七品,赏娶妻生子便宜,亦恩授塔失专司。余护法者,其责三也:觊觎印者,杀无赦;窃印者,斩立决;印可亡,志不可亡,不遗余力夺之。汝等慎记之,切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