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深意难言
作者:黄耇时间:2025-03-16 18:57:11热度:0
导读:侯杰和艳华是老乡,在微县中学读书时,侯杰比艳华高一级,侯杰是全校闻名的高材生,因一句“不合时宜”的话轰动全校,所以,艳华认识侯杰,而侯杰不认识艳华。在彭城一中读高中时,他俩是同班同学。高中三年,两人关
侯杰和艳华是老乡,在微县中学读书时,侯杰比艳华高一级,侯杰是全校闻名的高材生,因一句“不合时宜”的话轰动全校,所以,艳华认识侯杰,而侯杰不认识艳华。在彭城一中读高中时,他俩是同班同学。高中三年,两人关系一般,但艳华老实,不爱说话,所以侯杰对艳华的印象还算不错。后来,侯杰考取北方化工学院,艳华被南方工学院录取,从此两人“天南地北”,侯杰几乎把艳华忘却。
突然有一天,侯杰接到艳华从南工寄来的一封信,信中介绍了南工的情况和几位微县学友的表现。侯杰及时给艳华回信,畅谈来京后的观感。从此两人书信不断,不过信中内容只限于学习情况,从未涉及友谊。不知为什么,过个一年半载,艳华总给侯杰寄张照片,侯杰非常珍惜,一一存放在影册里,尽此而已。
大三那年暑假,侯杰正准备回家,这时艳华好像从天而降,突然站在化工学院门口,真是不可思议。艳华说:“我弟弟在化院附中读书(而侯杰却浑然不知),我是专程来看望弟弟的。”侯杰没有细问,便领艳华到化院附中,找到了她弟弟,就马上离开了,因为后杰要乘坐当晚9:30的火车回家。
回到学校后,侯杰觉得自己做得不对,应该好好招待艳华,同时他发现自己这时非常想念艳华。于是中午时分,他又急急忙忙来到化院附中,可惜艳华早已离开她弟弟,到她叔叔那里去了。没能和艳华多说上几句话,侯杰后悔莫及。
大学毕业后侯杰留校工作,艳华分在上海凯山101所,他俩仍有书信来往。
1966年,在北京工作的老同学魁托侯杰给他介绍对象,这时侯杰突然想起艳华,觉得他俩非常合适,于是侯杰立即给艳华去信,说明他的心意。没过几天,艳华给侯杰来信说,她已与同班同学仝结婚。侯杰听后,非常愕然。仝在高中时,一向与微县同学不睦,再说他俩性格又不合,怎能结为夫妻呢?艳华在信中解释说,她与仝要好纯属偶然。有一次她和仝在一块学习,有同学起哄,说您俩倒是很好的一对,毕业后仝考取北方科技大学,经常给艳华去信,穷追不舍,就这样两人就好起来了,但总是别别扭扭的,拖拖拉拉七八年,后来觉得是老乡,生活习惯一样,也就凑乎着结合了。
这时,侯杰和艳华的昔日交往的一幕幕呈现于侯杰的脑海。那次艳华说来京看她弟弟,其实是到科技大学与仝约会,而她第一个来看的却是侯杰,可见侯杰在艳华心中的位置。说实在的,艳华一直深深暗恋着侯杰,只是说不出口,而侯杰却像个木头人似的麻木,浑然不知,所以他们之间的往来书信尽管很多,却从未吐露一个情字。
1974年夏天,侯杰正在厂办公室办公,忽听有人找他。侯杰出门一看,却是艳华。侯杰想,这不在做梦吧。他立即把艳华领到宿舍里,细问端由。原来艳华去东北出差,回遵义凯山时路过北京,特意来看望她的这位老同学。侯杰激动不已,心想,这可是千载难逢的机会,我一定要好好照顾老同学,共叙别后情谊。
侯杰把厂里的工作安排就绪之后,全身心地陪老同学逛东单、西单、王府井,参观故宫、北海、颐和园。回到宿舍里,他们二人回忆十几年的友谊,真是有说不完的知心话。艳华不好意思地说,她一直非常佩服侯杰,喜欢后杰,由于心中有侯杰,所以很难再容下别的男人,直到觉得实在无望,才和仝结婚。说到情深处,侯杰血流加快,忘乎所以,一下子把艳华紧紧抱在怀里,让情感尽情交流,但侯杰终于未敢越过最低底线。从此,他俩的感情推向高潮。
一周后,艳华回到自己的工作岗位,但他俩情意绵绵,书信不断。在信中,他们只说工作,不谈友谊。有一次侯杰在信中流露出思念之情,艳华马上来信说:“你不说我也知道。你给我的信,仝也可以拆看,千万不要使仝起疑,这样对谁都不好。”从此,他俩在信中只谈工作和生活,从不牵涉情感二字。
后来,艳华单位从遵义凯山迁回苏州,侯杰和艳华的书信减少,电话增多。自从艳华退休后,她和仝搬到北京闺女家住,他们之间的联系大大减少,有时她给侯杰来个电话,说说家中情况。近几年来,侯杰再也接不到艳华的电话,所以不知艳华现在的情况如何。侯杰和仝的关系不冷不热,如果艳华不来电话,仝是不会给侯杰打电话的。
侯杰和艳华之间,艳华心里有侯杰,侯杰心里有艳华,他们却老死不能往来,真是苦不堪言。他们有情不能言,只能藏在心里。是苦是甜,是悲伤还是幸福,只有他们自己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