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小说 > 文章内容


导读:有道是“百事孝为先”,父母在村里住着,我每隔一段时间就要回老家一趟看望父母。回到家,听父母说,你小时候的伙伴王书臣通过民主竞选当上了村主任,我真为他高兴。想想儿时在一块上树爬墙、挖山药、偷玉米,如今却
有道是“百事孝为先”,父母在村里住着,我每隔一段时间就要回老家一趟看望父母。回到家,听父母说,你小时候的伙伴王书臣通过民主竞选当上了村主任,我真为他高兴。想想儿时在一块上树爬墙、挖山药、偷玉米,如今却当上了村官,真觉得事过境迁,沧海桑田。

其实我心底还是有一层忧虑的。老家问题不少,比如村子四周盖起了不少新房,而村子中间却空空如也,显得空旷而荒凉。村里几年前修的一条柏油路,年久失修,已经沟沟坎坎,坑坑洼洼,就是人们最注重的门面——村子的出入口,也缺少必要的修饰,破败而零乱。都说“新官上任三把火”,不知道书臣他们能否点好,又能否烧旺这几把火?

这一天,我怀着对老家、对父母的异样期冀,又踏上了回家的行程。游子回家,总有一种莫名的激动与兴奋。公交车停在村口,我步行往村子里走去。刚进村口,听到一阵吵闹声。

“凭什么单罚我,一根藤上的瓜,为什么两样待?”寻声望去,一名妇女正对着村主任书臣囔着。

我看到,村里那条柏油路已经被推掉,新的路基已经成形。看样子村子要重修这条大路了。凭我的想象,这应该是新一届村委会当选后的第一把火——他们工作的突破口了。

你问问我兄弟,我是不是罚了他200块钱?书臣解释着。

看热闹的乡亲告诉我,原来村子修路是从县里帮扶单位跑来的援助。砂子、石子、水泥就堆在路边。不自觉的村民趁天黑把水泥、石子偷到自家里,结果被村治保会发现了。其中就包括村主任的堂弟。

有一位乡亲小声对那位妇女说:别吵了,书臣先罚了他兄弟200元,早交到村委会了。

那位妇女不再言语,耷拉着头悻悻地回家去了。

书臣说,乡亲们都听着,修路是为了把村里整治的漂亮一些,是大家的事,谁也不能再干挖公家墙角的事了。

书臣看见我,高兴地说,哈,大干部回来了,你看村里这一烂摊子事,你可要为我们出谋划策呀!

我有些讨好地说:村主任,你处事不论亲疏,我们还要向你学习呢,这样做,肯定能管好村里的事。

书臣说:没办法,我选举的时候向乡亲们承诺了几件事,我得要兑现诺言呀。

我回到家里,和父母一阵寒喧。说起刚才的事,父母说:书臣这孩子,为修村里这条路,他们费了不少力气。就是处事,也能做到一碗水端平。几个月来,乡亲们很信服他的。听到父母这些话,我真不敢小觑我这位儿时的伙伴了。

正说话间,我的二弟回家看我了。兄弟们说了几句家常里短的事,又聊起村主任。我二弟在村治保会,二弟说,书臣对村班子的成员抓得很紧。有一次治保会几个人晚上喝了一壶酒,本来晚上该在村里转转,查查治安情况,结果睡了一个迷糊。最后被书臣狠狠骂了一顿,说再这样,把你们开除村委会。

我二弟说,书臣说我们,他先带好了头,几乎每天晚上他都领着我们转到十点、十一点。好多事都走到我们前面。

我问二弟,村里修这条路要花七、八万,这钱怎么跑来的呢?

二弟说,说起这件事,他和支书跑县里帮扶单位,跑了一趟又一趟。村子里没有钱,书臣拿出自己的钱,请人家一次又一次,这几万块钱才有了着落。

听了二弟的介绍,我暗暗佩服起这位儿时的伙伴了。年轻一代有年轻一代的观念和抱负。我知道书臣以前是在外面做工程的,他是改革开放政策首先受益的一族。他盖起了新房,买了私家车,奔上了小康的生活。不过看来,书臣富了没有忘记乡亲们。

这时,外面有人喊我。出门一看,原来是村主任王书臣。书臣说,你回来一趟不容易,走,向你请教请教。

我说,我哪敢班门弄斧呀。

书臣说,别闹了,什么村官,走,走。

我说,书臣,刚才听我父母和兄弟说起你的事,现在你这样干,你不觉得亏了吗?

书臣说,谁让咱的根在村里呢,看着周围村子的变化那么快,我着急呀。

我说,村里积攒的问题这么多,这村官不好当啊。

书臣说,一口吃不了一张饼,一锹挖不成一口井,慢慢来吧,只要大家齐心合力,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

看着书臣一本正经的样子,我不禁肃然起敬。公平、公正、带头干事,能舍小家为大家,这是书臣他们做好事业的本钱呀。领导带好头,群众有奔头。想到这,我仿佛看到了老家未来美丽的容貌。于是我痛快地说,书臣,走,我们支持你!